如亚行的两个最大股东是日本和美国,两国各占同样的15.6%的股权和12.8%的投票权。
交朋友,请客,多次交往,长时间谈话,社交,认同乡,校友,亲戚,干儿子等等方式,在西方人看来非常浪费时间和金钱,但却是东方人沟通信息的必要开销。而一个多党制的政府必须不受任何单一政党的操纵才有独立性和合法性。
在共产党内则有刘少奇、陈云在六十年代初期实行过的三自一包和减低农业税的政策。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颇象孔子对人生的态度,"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则是工人(做为纳税人)养活政府。市场价格在生产领域内不发生导向的作用。凡是进入自由市场的个人,必定是抱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正义观念的。
唯有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运动,既得了农民的支持,又具有严密的组织,所以能够夺取政权。这是中国经济大大不同于苏联之处。然而,内在机制则严重落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发育滞后。
在中国,金融自由化过程远远没有完结,政府和市场的博弈还会继续。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经济作为独立经济形态,以前所未见的规模膨胀,世界一度资本充裕,流动性过大,货币太多,储蓄过剩。即使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的直接影响也明显在削弱。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货币经济冲击很大,出现了消极接受此次危机教训的倾向。
特别是由于政府制定市场经济规则,政府的作用不是趋于削弱,而是强化。国家主导的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主导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并存。
在中国过去三十年中,货币政策难以真正独立。废除货币的理想和实践 加尔布雷思曾经说过:货币具有独立性格,现在这个独立的性格已经被唤醒,其特质与表征变得更难以琢磨,其不可预测性与日俱增,其权势也不断上升。从长远来看,这埋下中国制造业衰退的种子,而制造业是提供就业和支撑出口的核心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所在。想一想中国那些主流经济学家,在怎样做着垄断经济的帮凶,而民众则误以为他们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
问题是,中国不仅经济转型没有完成,政治转型严重滞后,没有人可以担保中国已经进入长治久安的阶段,也没有人可以担保中国的外汇储备可以长久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利于世界货币经济制度的调整和进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 中国货币经济是整个经济的组成部分。
未来货币存量和流量的增长是继续近几年的增速,还是趋于平缓呢?抑或大幅度下降,甚至发生短期的萎缩?不得而知。本文节选自朱嘉明著《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经济两千年》(上下卷),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中国的主流学者对于中国未来充满乐观,他们的根据是:欧洲国家债务风险蔓延,欧元区可能崩溃,全球经济会发生二次回落。如果说经济学家要有道德底线,这,就是道德底线。
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这种先天缺陷导致了在中国货币经济的回归和重建过程中,缺少内在的能动和创造性。中国货币经济体系依然是脆弱而落后的,这是历史造成的。中国既然不可能脱离世界货币经济体系,意味着不可能只从中得到好处,而不付出代价。第二个三十年,中国实现了货币经济的回归和重建。货币供给的高增长、流动性溢价和通货膨胀是支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要素。
那时,中国可以凭借丰富的外汇储备在全球二次探底时找回一次探底时未能充分及时抓住的机会。中国货币经济命运、人民币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国过去二、三十年所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
是政府及其主导的银行体系决定着中国货币经济的走向,决定着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幅度和节奏,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帐户的开放进程。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超级货币大国。
与此同时,中国一度弥漫着以为人民币可以挑战包括美元在内的所有硬通货,进而成为世界货币的幻觉。中国的宏观经济是否稳定,愈来愈决定于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政府成了经济波动和不稳定的主要根源。
进入 朱嘉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 货币经济 。金融货币经济结构日趋复杂,与实体经济日益分离,对资讯可靠程度的判断,确定经济不确定性的类型和性质的差别难度更加大。货币经济的二元结构是缩小,还是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有过弱化的时期,但是大趋势是强化,并且造成了货币经济的二元结构:国家控制的货币金融资源和不受国家控制的民间金融资源并存。诚然,当代世界货币金融体系,问题颇多。
其后果是中国的实体经济不但无法解决生产能力过剩问题,也丧失了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资本。与此同时,中国始终难以摆脱在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一个悖论:维持高增长,需要出口导向型经济,势必增加外汇储备。
过去三十年,中国货币经济回归和重建是以现存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为前提的,未来中国货币经济的发展仍然要继续以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为前提。也可能是人类还没有到达如同废除核武器那样废除货币的阶段。
在这个问题上,并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实力问题而已。重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平衡的关系,促进世界经济趋于平衡,而不是失衡加剧,中国也会是受益者。
其实,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都有过废除货币的思想和实践,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也做过尝试,终究没有成功。更严重的是,中国形成了政府──银行──国有企业的联盟,创造了中国式的新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一方面过分渲染此次危机的严重和危险,另一方面,为中国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隔离,而挡住了金融危机真正蔓延到中国而庆幸。但是,如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转型过程并没有完结。
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货币经济得以发展,而且不断异化,形成独立的性格,不可预测性与日俱增,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会继续增大。如果说经济学家要遵循普世价值,这,就是普世价值。
也就是说,任何国家的货币其实都以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为基础。至2030年,中国的GDP会达到304万亿,如果那时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例为三比一,将折合为101万亿美元,相较于美国当时的近4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总量,中国将超过美国两倍有余。
中国货币经济取决于世界货币经济,不存在独立于世界的可能。这里有两个如果:如果中国发生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如果中国外汇储备严重和快速流失,意味着人民币信用基础的动摇,在那样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会急转直下。
标签: 中银航空租赁5架空客A320选装IAE V2500发动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杭州将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南航新疆飞行员的国庆假期这样过 挽救生命施援手 优质服务暖人心
评论列表
完善交通运输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开展海上交通执法和搜救等合作,加强航行安全保障等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运输通道安全。
十、哈耶克与凯恩斯 朱宁: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争论已经讨论了快一百年,不是研究的讨论,更多是意识形态的讨论。
你说不搞行吗?不干行吗?不行,你慢了行吗?慢了也不行。
所以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减少,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
当年最激烈反对建立第一合众国银行的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此时已是美国第四任总统,为形势所迫,他也不得不签署了该法案。